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: 2015-05-03
- 浏览次数: 5477次
近年来臭虫危害在美国快速上升,广泛侵入旅馆酒店和居民家庭,我国深圳、武汉等地也有臭虫骚扰的反映,国外称臭虫为21世纪的害虫,臭虫危害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。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DDT等杀虫剂的广泛应用,我国已经有20余年未闻臭虫危害,当年的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学会臭虫学组先更名为蟑螂臭虫学组,后定名为蟑螂学组,即使是专业有害生物管理(PMP)从业人员,亲眼见过臭虫危害的也很少了。
由于臭虫独特的生物学习性,它们易于叮咬、扩散而难于被发现,勘查和防治措施必须针对性强,系统性好,难度超过普通的常见害虫。臭虫的再度入侵,借助人员物品快速流动、普通防治措施对臭虫无效等有利条件,臭虫有可能再度爆发,危害人民健康。
实验证明臭虫可传播多种病原体,如回归热、麻风、鼠疫、小儿麻痹、结核病、锥虫病、东方疖、黑热病等,臭虫叮咬人,妨碍睡眠,且由于叮咬时将涎液注入人体,被叮咬处常出现荨麻疹样肿块,甚痒,故臭虫对人们是一种极大的骚扰。影响休息,又可引起神经过敏,失眠及虚弱。有报告称臭虫在吸血后平均含铁量0.73mg,大量的臭虫叮咬儿童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病。
臭虫是群居的医学节肢动物,属于人体寄生虫,选择在宿主(人)睡觉或休息的附近隐秘缝隙中栖息。当人睡觉或较长时间坐卧、停留在其巢穴附近时,臭虫可以刺叮宿主(人)而不被发觉。有时候,饥饿的臭虫可以外出主动寻找暴露的皮肤吸血,一般人的头部、颈部、裸露的四肢是主要的刺叮区域。在重度危害区,臭虫甚至爬入衣服缝隙或床单下面,伺机刺叮吸血。当发现合适的吸血部位时,臭虫爬行飞虫迅速,刺叮吸血2-5分钟后即虫体充盈,又迅速离开宿主。除非仔细查看臭虫躲藏的缝隙,一般人通常会忽视臭虫的存在。由于臭虫栖息在人周围的缝隙中,爬行迅速,吸血时间短,人对叮咬的皮肤敏感性差异很大,经常被忽视,使得难以被发现和防治。
与其他害虫一样,臭虫的防治步骤包括:害虫种类鉴定和现场勘查、综合防治及持续监测。需要强调的是,臭虫防治必须在目标环境中彻底清除,否则臭虫将长期孳生并成为扩散源。在防治施工时,臭虫可以扩散躲藏至烟雾探测器、消防喷淋头、墙上灯座、开关等缝隙中,一定要仔细施工,完全清除臭虫危害。
一、臭虫识别鉴定与生物学习性
臭虫属昆虫纲、半翅目、臭虫科,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、壁虱,有一对臭腺,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难闻的臭气。臭虫背腹扁平,长约4-5mm,宽3mm,红褐色,全身皆被细毛,臭虫吸血后体型和颜色都会有变化(图1)。有两种臭虫,即温带臭虫(Cimex lectulariusL.)和热带臭虫(Cimex hemipterus Fab.),以吸食人血为主。温带臭虫与热带臭虫的形态区别主要依据前胸的形状,分布也有区别。温带臭虫分布在全国各地,主要在长江以北,热带臭虫分布在长江以南。
臭虫发育过程分卵、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,从产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约35天,成虫寿命一般可以活一年左右(图2)。臭虫怕光,多在夜间活动,但白天也能吸血。主要栖息在室内床架、被褥、床席、帐顶四角、墙壁、天花板、桌椅、书架、书籍等缝隙和墙纸、地毯、地板下面。
雌、雄臭虫和若虫均吸血,多在夜间刺叮人体。隐藏在高处的臭虫还可以采用从屋顶或帐顶落下的方法,落在人体上吸血。臭虫一般不直接爬在人体表皮肤上刺钉皮肤,而是停落在贴紧皮肤的被褥、衣服或家具上,刺叮人皮肤,一般每隔24-48小时吸血一次。臭虫吸血过程非常迅速,几分钟后即完成吸血过程,迅速转移。臭虫吸血后,会在其活动处、巢穴附近排出含有未消化血成分的棕褐色粪迹。